双语环境会怎么影响表达习惯?

我在一个英语国家读研一年多了,实验室里的同事基本都是英语母语,所以工作时间都用英语。这是背景。 我现在发现,平时自己和周围的中国朋友(和我所处的环境类…
关注者
3,533
被浏览
192,683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AI Euler

喵。

我很开门见山地说,这个回答其实相当于一个有关code-mixing现象的总结,其本身的信息量可能有限,更多在于给出的一大堆prerequisite reading里面。知乎上重复提问的现象实在是太多了,以后谁再问类似的问题我一概不再次作答,看见类似的问题的人烦请直接把这个回答的地址粘贴给其他题主。

如同

@Sunshroom

所说,这就是传说中的code-mixing / code-switching(这两个术语可以混用),知乎上出现这种问题实际上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

@拾荒少女

曾经就这个现象写过一篇比较完整的专栏介绍:

社会语言学第三讲:双语很重要——谈谈多语现象Multilingualism - 宏树酒馆 - 知乎专栏

(第二部分:个体层面的转码)。

这种情况在长期使用两种语言的人身上很常见,但是其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首先,code-mixing现象的主体(也就是说话的人)必须同时精通双语(这里所说的“精通”其实标准并不高,一般CEFR达到B2水平及以上就可以了,相当于雅思5.0,托福87,DAF 3,日语N2),如果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水平比较低,通常是不会出现code-mixing的;也就是说,题主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是绝对不会出现code-mixing的。

其次,code-mixing的产生受到严格的社会语言环境的制约,在单纯的单语环境下是不会出现code-mixing现象的,即使谈话者一方精通双语也不会出现;这就是为什么题主只会和在国外的中国同学聊天时出现这种现象,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同事、以汉语为母语的父母聊天时都不会。

第三,code-mixing的出现受到双方意愿的牵制,如果有一方坚持不愿意以code-mixing方式交流,那么这种对话也是不会持续的,采取code-mixing,实际上是双方在表达上进行博弈得出的结果;正因为在国外的环境下,题主和同学很少受到国内“语言净化主义”的制约,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对话。关于这方面的分析,我的豆瓣友邻卤味许曾经写过一篇不错的日志,可以供参考:

也谈中英混杂问题

;我之前的“十二周入门语言学”的第八周里也做过类似的介绍:

“十二周入门语言学”第八周 核心理论语言学之外的世界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上:双语环境会如何影响表达习惯?——有了之前的铺垫,我们也就可以把问题转化为“双语环境会如何影响code-mixing现象的出现”,而我接下来的介绍总结也都是基于这个转化过的问题来解释的。

首先,双语环境本身直接提供了上一部分提出的条件一和条件二。在双语环境下生活、并且使用双语的人,很大程度上是精通双语的(不管是双母语还是次序双语),所以一定已经有了code-mixing的语言基础。而双语环境本身也为code-mixing的出现提供了语言转换的基础,因为这保证不管你用哪一种语言进行对话,对方都是有能力听懂的。

其次,双语环境间接地导向了宽松的语言选择意愿,也就是间接提供了一个条件三的环境。在单语环境下,语言净化主义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汉语对外来语的态度一向并不开放,这也是为什么在中文网站、纯汉语环境下出现code-mixing的时候会被人斥责为“装逼”、“炫耀”的原因(这点我想

@拾荒少女

有的是发言权,她不止一次因为在知乎回答里引用英文术语而被读者喷了);但是在双语环境下,code-mixing本身已经成为了一种被社会允许的习惯,所以交替利用双语进行交流的方式才会被容许,而对话双方不觉得“别扭”。

第三,在双语环境里,特别是当两种语言同时负责工作生活的不同部分时,不同的语言会引入不同的概念,导致交替使用双语的思维成本相对降低。这点解释起来有可能比较抽象,我还是自我引用一下之前的另一个回答进行解释:

母语是中文的人学习英语到一定程度会在大脑里用英语思考吗?是否经过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过程? - Chris Xia 的回答

。我在下面两段给出一个小小的总结,具体内容参照我原来回答的解释。

我们假设,在大脑里每一个“概念”(原文是心理语Mentalese的词汇)对应到“实际语言”的结构是一个星号的形状(*),其中星号的中心交点是概念本身,伸出的每一个分支则对应到不同的语言的词汇上。每一个分支都有不同的连接强度,记为S(a, b),强度越大,我们构建这个分支联系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越容易想到、使用这种语言的这个词。

code-mixing的现象,往往是出现在S(m, e)>>S(m, c)<>=S(c, e)和S(m, c)<>=S(m, e)>>S(c, e)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情况下,要不就是英语与概念的连接强度更大(比如我们直接在英语环境下习得某些术语,根本不知道它的汉语意思),要不就是英语和概念、汉语和概念的连接强度差不多,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是相互对应的(比如“知道了”和“I see”)。在这个时候,选择说出口的语言,实际上是在拼这个分支的连接强度,哪一个在当时思维占优势,就容易直接说出口。对于不同的词,我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连接强度(比如就语法框架来说我们更容易习惯汉语,而对于工作当中习得的实词,我们可能更习惯英语),所以为了采用最大的连接强度,我们说出口的话就变成了几种语言的混杂体。

这样的一个猜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并不算是“精通”一门语言却偶尔会蹦出相应的词语来。之前说,“如果两种语言其中一种水平比较低,通常是不会出现code-mixing的”,当然会有例外。我英语远比日语好,但是在想到“原来如此”的时候,也偶尔会蹦出なるほど或者そうですね的短语,就是因为“原来如此”这个短语的概念与英语的连接比与日语的连接还要低,因为在英语里我并不经常用这个含义,而是转用“I see”。比起单纯的语言水平决定code-mixing来说,这个猜想能覆盖的范围更为广泛。

第四,由于在双语环境下,使用code-mixing的思维成本降低,导致我们更容易用code-mixing的结构转化我们想要说的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在双语环境下,code-mixing的语句更容易表达出我们当时的内心状态,也就是所谓的“更具有表达力”,从而促使我们继续使用code-mixing。在这点上我借用了语用学的Relevance Theory的概念:在说者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必须默认他的这句话已经完全地表达了他的一切内心状态,而听者的任务则是根据这句话去推理说者的内心状态。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在支持code-mixing的合理性:我们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单纯的“偷懒”,还因为如果不这么说的话我们就没法最大化地表达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一个熟练的双语者来说,“报告”和“report”是有区别的,“精力”和“effort”是有区别的,而“我艹”和“f*ck you”,其实也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点细微的区别,反映出了我们实际的内心状态,而如果让我们“换一个词”、“翻译成中文”来说的话,不仅会提高思维成本,同时也会削弱对内心状态的表达(对应拾荒少女所说的“修辞性转码”)。

code-mixing的现象,到底是不是母语退步呢?按照刚才我们对双语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思维背景和语用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得出一个回答:不是。

在语言中出现code-mixing的部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在填补我们在母语环境下的空白,比如说,我们在汉语里基本没有过“每个人拎着幻灯片上台讲20分钟自己的研究,然后再来十分钟的自由问答、五分钟的导师点评”这样的概念,也没有直接的与之对应的词汇,而英语的“presentation”这个词就填补了这个概念上的空白。可以说,如果没有英语这个词,我们照样没有办法在汉语里简单明确地表述这个概念,所以这种“填补空白”的code-mixing现象,实际上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母语水平。

另外一种,则是在已有的概念—母语连接上,出现了新的概念—外语连接,并且这个新的连接强度大于之前的概念—母语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确“偷懒”了,为了能够降低思维成本而直接转化了语言(但是实际上,在转化语言的时候,我们的大脑还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活动,比如调用音系信息、句法信息等,整个过程里总归会有思维损耗);但是已有的概念—母语连接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改变:这个连接依然存在,并没有消失,虽然比起调用外语来说,我们调用它的时间可能需要稍微长一点,但是不至于完全无法调用。我们也并没有丧失母语的表达能力。

所以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