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数据表明购买学区房让子女上相对更重点的学校,会得到比非学区房区域的儿童更好的教育?

关注者
3,763
被浏览
1,138,812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额,看到这个问题,正好有一点工作之余的想法想吐槽一下:

我是一名教育媒体的记者,工作地点主要在北京。

咱可以先把这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题:

第一,买了学区房,为了让孩子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否是个好选择?

第二,让孩子在普通学校念书,和在好学校念书,就有那么大的差别么,有数据说明么?

本文数据来源于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

咱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在重点学校旁边买学区房,进而可以通过电脑划片,使孩子就近进入附近的好学校就读是不是个好选择?

择校,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北京而言,择校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是小学升初中阶段,即“小升初”。1993——2012年,北京的“小升初”历经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1997年,学生就近在划片区域内选择学校就读。1994年第一次提出了”择校“,以教育大区海淀为例,从严控制比例,一般以3%-5%为宜。

这一时期的小学升初中,如图

第二个阶段,1998年——2002年,1998年,北京借鉴香港的经验,将电脑派位引入了小升初

第三个阶段,2003——2007年,入学模式多样化:

分为划片就近、回原户口所在地入学、进入寄宿学校、特色实验班、特长生。

除了划片之外,特长生为主要入学模式,控制在3%左右。

第四个阶段,2008年后,小升初的四大渠道形成:



先来认识一下四种渠道:

第一,指的是在学校附近有房子的孩子通过电脑划片,进入该校就读。感谢知友

chenqin

SHI Wenxin

的补充指正,“关于表1-2,入学方式的比例,其中“50%”是指该地区初中招生总数的50%属于电脑派位,并不是说这个学区的小孩只有50%的可能能上好初中。”

第二,推优。这里的”优“,有一个打分结构,不只是三好生一个称呼。打分结构混乱,比较主观,比如大队长一分,突出进步两分……这个方式的本意是鼓励素质教育,但是这个标准衍生了给教师送礼等等陋习。

第二个个方式,是特长生入校,无数的孩子没有童年了,这还用多说么。


最值得说说的是,第四种方式

占坑班”,是指公办重点学校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可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升入本校初中。

“占坑班”起源于1998年,由于当时“小升初”由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进入薄弱校就读,而重点学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于是出现以“奥数”培训为主的培训学校充当起替重点中学选拔学生的功能。目前,各个名校都有自己对口的培训学校,只有进入该校就读,才有可能将来被“点招”进入该名校,是为“占坑”。

其中,最有名的是人大附中的”任华学校“

仁华学校_百度百科

,2012年被关闭了。

共建”是具有北京特色的“小升初”政策,国家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重点学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典型的“以权择校”

所以,综上所述回答第一个问题,买了学区房不见得就可以上好学校了。或者如果其他条件允许,想让孩子上好学校,可以考虑一下其他几种办法,也许花钱比买学区房要少一点。

以下列出2011年,几所著名小学的择校费。

第二个问题,让孩子上好学校有必要么。

先上数据。

学校差距过大是择校的第一原因。这个差距在哪里?

名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择校竞争最为激烈的海淀区,部分名校与普通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如表3-1所示,教师资格上的差距最为突出,普通中学与示范校高中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人数的均值相差2.24倍。以北大附中为例,它拥有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高级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66%。

差距是明摆着的。

以上是数据,再说几个我工作中的小故事:

故事一,在采访朝阳区一个重点学校时,一个政治老师在讲国家职能时,一个学生站起来,以有点激动的口气,让老师讲一讲国家的职能到底是如何体现的。暑假里发生了7,23北京大雨事件,针对这个事件学生责问,为什么国家不早早进行道路规划?

这件事,让我非常震惊。我当时在想,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思考这个问题。他的眼界和看问题的眼光有超出年龄的成熟。

故事二,还是朝阳区的一个重点学校。他们有一个课外活动,是和通用电气合作,经营一个二手废品公司。学生们自己经营,运作得很好,并且盈利。两个孩子考上了国外高校,念商业本科,就是因为受这个影响。采访结束后,我和编辑走在他们学校,这个编辑和我感慨:“人生路原来早就不一样了。这么大的小女孩当老板,在我老家,估计就生孩子嫁人了。”

故事三,采访一个石景山的普通小学。一个语文老师兼教学主任,接受采访时情绪激昂。一直试图将爱国主义融入到教学之中。联系时事讲到钓鱼岛时,言辞激烈,说日本人实在是欺人太甚云云,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好知识,努力保卫国家云云。注意,她用的词,不是右翼势力,不是日本政府,是日本人。我观察孩子的反映,有几个小男孩已经喊出来,打死他们,打他们!

我现在还没有孩子,但是让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我要给他/她一个我可以承受得起的最好的教育,从初中开始。是为了给他/她一个更好的眼界和健康的价值观。


——————————

对于知友们关于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的评论,我回答一下:

1,普通学校不是一无是处,也是会有兢兢业业的好老师的。

2,相对于重点学校,普通中学更注重基础知识的牢固。

3,通过观察,经历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老师的人格素养和学识都是非常看重的,这个时期遇到好老师,对孩子的三观确立有很大的帮助(在学校的时间,和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要远远多过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所以尽可能的让孩子在初中时就接触好的老师)。

4,如果客观条件做不到的话,就多提供些优质的阅读和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切不可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