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是怎样的?

关注者
76
被浏览
49,010

16 个回答

辛亥革命胜利,是革命派之胜利,亦是立宪派之胜利,是孙中山之胜利,亦是袁世凯之胜利。袁世凯并非“窃取革命果实”,而是历史选择了袁世凯。

一、辛亥革命之前之政局

1.1 晚清的政治势力
晚清之政局,可以分成三股势力:

一为革命派。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首,领导以留日学生为主的革命力量。

二为改良派。改良派分为温和改良派与激进改良派。温和改良派包括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及袁世凯代表的官员洋务派,以盛宣怀、张謇、周学熙等为首的士绅阶层,以及持改良立场之留学生与士子阶层(如杨度、辜鸿铭等)。激进改良派则是光绪皇帝,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士子阶层。

三为顽固派。顽固派有极端顽固派与清流派。极端顽固派有倭仁、徐桐、刚毅等;而清流派前有李鸿藻、中有翁同龢、后有瞿鸿禨。清流派并非绝对反对变革,例如翁同龢便立主政治维新;瞿鸿禨便是废科举之支持者;张之洞还是从清流派转型为洋务派。

1.2 清末新政

庚子事变,京畿沦陷,两宫蒙尘;慈禧太后大彻大悟,由半顽固派半洋务派立场彻底转向洋务派,与民更始,推旧出新,便有了绵延十年的“清末新政”,十年新政期间,振兴实业、兴建铁路、发展教育、改良法制、改良政治等等,清末新政最大的事情一是1905年的废科举,二是立宪运动(清末十年的不少政策还沿用至今)。

自然改良派政治观点与政治立场成为朝堂之主流,清末新政以袁世凯之北洋新政、张之洞之湖北新政为圭臬;尤以袁世凯之北洋新政最为耀眼。

袁世凯北洋新政大致罗列如下:

一)、振兴实业。

提拔周学熙等人,发展了中国近代化金融业,建立经济管理制度。

直隶创办了大量的工厂与工人培训基地等。

兴建铁路,例如中国前两条自主设计自主筹款的铁路清西陵铁路、京张铁路便是詹天佑设计、袁世凯主导。

创造中国第一套城市交通系统。

二)、振兴教育。

创办近代化学堂,中国女子教育亦是袁世凯严修主导,吕碧城是中国第一位女校长。

三)、政治革新。

创办近代警察制度;创办宪兵制度,创办政府公费制度,改善监狱,改善法制,把古典的流放制度改为劳改制度等等,不胜枚举。

四)、振兴军事。

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强的近代化武装北洋新军。

中国各派别势力在庚子事变后发生重大变化。

极端顽固派随着徐桐刚毅之死被逐出历史舞台,清流派亦接受了改革立场,隐隐有改良派味道。光绪、康有为等激进改良派,因戊戌政变而失势,康、梁流落海外,成为海外立宪派之主流。但由于其不合法性加上康有为私德问题,海外立宪派影响甚微。

洋务派成为朝堂之主流;革命派成为反对派之主流。中国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君宪,要么共和。

由于慈禧的清末新政,大大缓和了朝廷与立宪派(洋务派+地方士绅+部分士子留学生)的矛盾。立宪派不持革命立场,不与革命派合作;而满汉矛盾亦随之有所缓和。所以孙文前期的革命均惨痛失败告终。

但慈禧太后一死,风云变色,人亡政息。载沣等人强化满族权力,削弱汉族与立宪派势力,罢免袁世凯、气死张之洞,两大新政名臣退出政局;成立皇族内阁;扼杀请求国会运动,扼制谘议局与资政院;将民办铁路收归国有等,恶政连连,败笔不迭,遂至立宪派愤然与革命派合作,方才有了辛亥革命。

在清末新政前期,孙中山发动了无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未得到立宪派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分崩离析的南方政权

2.1 败笔连连的孙文

作为革命首倡者之孙文,诚然实力太弱,得不到立宪派支持是客观原因,但自身也犯有严重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

一是迷信会党,不信任新军。会党只知打家劫舍,战力微弱;而新军训练有素,战力强盛。 同盟会朱和中早劝孙中山把宣传重心放在新军上,为孙中山所拒。等到云南广西惨痛失败后,方才转移到新军来,已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二是迷信边地革命战略。孙中山迷信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发起起义,最后燃至中原,夺取政权。这一战略由于离清廷中枢太远,起义很快就扑灭了。黄花岗起义后,宋教仁等把革命重心转到了中部,方才有了武昌起义之胜利。

但由于孙中山的错误,导致了革命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孙中山的声名下降,暴发了两次倒孙风波,同盟会分崩离析,陶成章、徐锡麟脱离了同盟会,成立光复会,自行其是。各省同盟内内部亦招兵买马,各自发展,导致武昌起义骤然爆发时,全国起义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统一的组织结构。革命党内部争权夺利,乱相不断。

武昌起义爆发后,摆在孙中山面前有两条路,其一是迅速回国,领导革命;其二是游走西方,争取资金。可怜国父选择了后一条路,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革命党没迅速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当时仍是声望最高的革命党魁,关键时刻不在中国;沪军陈其美与鄂军黎元洪争夺领导权,头破血流。等到孙中山回国时,革命党已军心瓦解了。孙中山一辈子未能掌握到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就是因此造成。

2.2 武昌革命后的南方党争

革命党立宪派均非不食人间烟火,而辛亥革命各地是自发独立的革命,而不是有组织有纲领的起义,造成的后果就是各都督谁都不服谁,都想染指最高权利。

最大的党争就是黎元洪与陈其美鄂沪都督之争。后由于黎元洪面对北洋军节节败退,陈其美击败了北洋系统巡防营张勋,沪军在政治上击败了鄂军,黎元洪投向了袁世凯,而陈其美名声臭了,两败俱伤。

第二大党争是革命党与立宪派之争。立宪派虽然参加了革命,与革命党政见相左,在政府中掣肘抵制时有发生。如谭延凯在湖南抵制焦达峰陈作新。

第三大党争是同盟会与其他革命党之争。同盟会借助其影响力,压制其他革命党。最严重的事情就是陈其美命蒋介石把光复会首领陶成章干掉了。革命党之间因陶氏之死而矛盾激化。

第四大党争是同盟会内部之争,对于革命后之同盟会,孙中山黄兴认为其仍是“革命政党”,而宪政专家宋教仁则倾向于尽快改组同盟会为现代政党,参与内阁政治;章太炎鼓吹“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等

2.3 内外交困的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来,面对最大的困局就是财政危机。随着革命兴起,革命军军饷与物资需求增大,南京临时政府薄弱的财政难以维系。

孙中山任职期间,采用了没收清朝官员财产、海外借债、发行内债均得不到充足资金。最终只有举借外债一途。

孙中山任期有所谓轮船招商局贷款、汉冶萍借款、华俄道胜银行借款、满州租借案,其间不乏出让主权,为后世诟病。但处于孙中山当时位置,已无可奈何了。

综上,党争与财政危机导致了南京政府内部瓦解,就等袁世凯来收盘了 。


三、为什么必然是袁世凯

3.1 袁世凯纵横捭阖

面对清军节节败退之势,清廷被迫起用了袁世凯。袁世凯是军事家、政治家;清军主力北洋军多是袁世凯私属,袁世凯不出,这帮北洋将领根本无法调动。

袁世凯借势而出,此时袁世凯针对南北两方采用了不同纵横策略

一、对北方采取稳定后方,恫吓清廷策略:

1、军事措施稳定后方,刺杀吴禄贞平定滦州兵变,平定山西阎锡山,收买张作霖平定东北,策反山东都督,平定河南革命,稳定了大后方;

2、借南方威胁恫吓清廷。先排斥了载沣良弼铁良等满清势力,又控制北京禁卫军,恫吓满清权贵,逼迫他们交出军资,到最后交出政权。

二、对南方采取了“打和并用”的策略

1、集中北洋优势兵力,击垮黎元洪,逼迫黎元洪讲和。先以主战的冯国璋攻下汉口汉阳,再以主和的段祺瑞推动和谈。汉阳败后,黄兴退出武昌走南京,给鄂军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自此黎袁合体了。

其间南京张勋已被江浙联军打垮,但袁世凯并未援助,以免多线作战,削弱了北洋军战略。

2、对南京临时政府适时和谈,并借清廷与革命政府中立宪派压制革命派。袁世凯代表唐绍仪方才到南方,马上与张謇赵凤昌联系。

最终无论清廷、立宪派、革命派均为袁世凯玩弄于鼓掌之中。

3.2 众人企望袁世凯

此时西方列强已在一战边缘,日本在日俄战后主动修复与俄国关系,英俄法日协约国架构成功,对抗德意奥同盟国。列强不愿意中国再兴战火,希望中国有强有力的统治者,袁世凯自然是首选。

袁世凯是北洋新政及立宪运动之主导者,为其攒得了上佳的声望。

南京临时政府因财政危机与党争已然分崩离析。

立宪派举足轻重的人物张謇、赵凤昌以及从清政府转过来的官僚像程德全等在清末新政时期与袁世凯多有来往,颇有好感;与革命党政见相左,看不惯革命党党争不断,亦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辛亥革命四巨头之一黎元洪先被冯国璋打趴下了,后来又由段祺瑞来和局,自然感恩戴德。湖北军政府中黄兴离鄂赴宁,削弱了革命派影响。黎元洪也拥戴袁世凯。

革命派其他派别因为同盟会杀陶成章之死,不满情绪汹涌,亦拥戴袁世凯。

同盟会中宋教仁希望尽快结束纷争,以实现自己夙愿政党政治,亦愿意交权与袁世凯。而孙中山、黄兴等无力挽回大势,交权与袁已是大势 所趋。中山黄兴在私底下对袁世凯颇有好感,孙中山说道:“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举国皆呼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拿破仑”。

袁世凯纵横捭阖之下,获得了国内外的支持。辛亥革命后,历史已选择了袁世凯。


PS:由于趁着工作间隙码字,立意不算清晰,待有时间再修改。

袁世凯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阀,按公司来比喻的话即使不是绝对控股也是最大股东,当选董事长是天经地义的。革命党本身组织就不算牢固,如果用武力与袁世凯争夺天下的话,怕是会输得更惨,合作起来倒是可以分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