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是大量的泛读还是少量的精读合适?

关注者
225
被浏览
61,157

20 个回答

我比较同意@裘晋文 的观点,先大量泛读,然后再根据情况精读,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最终去好好享受阅读

先积累耐心、判断能力、思考方式、背景知识、欣赏能力、知识水平,慢慢体验到好处,而不是在受罪

对于阅读名著会遇到很多问题

1、可选择余太多,想在人类几千年的文学作品找到适合自己读的书很不容易,

2、有些书读的太早,缺少生活阅历可能完全读不懂,就象《儒林外史》10年前看,跟现在看完全不一样,角度和关注点完全不同,没有足够阅历的时候去阅读,再怎么精读没有太大的意义。

3、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值得一读,不同时代的书有不同的特点,不少西方名著的作者都是18、19世纪,里面的环境、人文、风俗跟现在的差距比较大,如果对背景缺少了解,可能理解不了。

4、不同的书层次也不同,所需要的积累也不同。比如四书五经,缺少一些古文基础和相关知识去读原文,可能完全看不懂。去看易经,那你可以直接跳楼了。没有哲学基础去读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或者直接去看《尤利西斯》、《神曲》,可能会对你造成比较大的打击,那完全是在自虐。

5、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比较大,很早之前看《巴黎圣母院》,里面包括了大量的建筑风景方面的描述,比故事情节还要多,写大半本,然后女主角才出现。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看下来的。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享受,可能这本书评价很高,但当我读不懂或不喜欢读的时候,不会硬读下去,会暂时停止,等待合适的时候再去读,书没有读完的时候,别急,慢慢来。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个人经验 我更倾向先大量贩毒之后再少量禁毒

特别是名著这种东西,对个人针对性很强,而且名著的数量很大,你并不能一开始就找到适合你读的名著(我始终坚持,并不是每本名著适合每个人读)

所以用泛读来筛选就有很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全文篇幅不短,如果你决定精读这本书,想必需要不少的时间,而且即使你花了大量时间来精读这本书,你从这本书中挖掘出的东西,未必有那么多

所以可以先通过泛读名著来筛选这个阶段适合自己读的书,(对书的内容感兴趣,可以流畅的阅读为宜),再从名著书海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些中挑选几本作为精读,这样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而且我建议在开始的时候只进行大量的泛读而不必精读,直到通过积累开辟出自己的阅读道路之后,你自然而然会开始选择精读

关于阅读的方法,推荐两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商务印书馆

《越读者》 人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