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水系统方面,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可以有什么方面的改进?

关注者
173
被浏览
19,536

8 个回答

受邀题。

我觉得下水管线的问题是一个很专业的事儿,猜测、批判、纸上谈兵可能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由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根据各部分的具体情况布局。同时,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向一个城市无限制要求它在城建方面表现出“有良心”是不切实际的(不考虑贪污腐败,这得往法制上找事儿……搞给排水的人不好好工作……那也是另外的问题),同时也得承认目前的天气“异常”,短时雨量过大。

别的地方不了解,北京地势北高南低。120毫米的降雨量(有的小城市引起水灾、泥石流的降雨量比这小得多),不是12cm高度的雨那么简单。可以试试用120mm乘以北京(包括原郊区县)的面积,算体积换成吨位,想必是非常惊人的。然后把所有水都汇到南城,几百年来城市污水都是直接汇到南城再流永定河出城。如果看过《龙须沟》大概能知道,本身南城又是最穷的地方。……在《龙须沟》时代,改造过一番了。但众所周知当时是个什么经济状况……“良心”是很需要下本儿的。

不过,南城的下水系统缺乏有效维护、管理是肯定的。早年我还在做文物保护规划的时候,我们单位请公共安全所的所长来讲过一次课,其中提到2005年(?存疑)一场大雨,从南城的下水体系里钻出上千人。他们之前都是住在城市管线里的。这一方面也说明了,管径可能不是排水问题的关键。

在微博上看很多人提到巴黎的下水系统……那有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奥斯曼在改造决策的时候,他想的政治因素多过为城市建设服务。比如,他大张旗鼓地改造贫民区为网格状居住区实际上是考虑到革命时期的巷战,为了降低巷战的复杂性。下水系统修得高大宽阔的初衷是,这样可以让士兵从巴黎的任何地点钻出来从背后给革命群众以沉重打击……他那时也没有特别好的管径测算体系,还要考虑塞纳河可能出现的水患。

日本那个超豪华下水王宫在我看来有些过分……尤其是平日开放参观这点……

但必须得说,人家的城市是有规划、有紧急预案的现代城市,我们的城市还停留在哪儿坏补哪儿的水平上,很落后。

zhihu.com/question/1973的问题中曾经指出短时间的暴雨造成城市大范围积水的原因有五种,那么寻找其解决方法也就得对症下药:

1.路面硬化指数过高,雨水无法自然下渗——加大城市绿地面积,各种广场和景观铺地尽量做成透水性地面。或采用透水性材料;

2.采用完全分流制,将污水管和雨水管彻底分开,且分的种类越细越好;

3.根据水流流速确定最为合适的排水管管径,老城区在不破坏原有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排水管网的密度,缓解原有系统的压力;

4.保护城市中的湖泊、沼泽和湿地等天然蓄水池;

5.最重要的莫过于改变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目前各自为政,发生事故后相互扯皮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