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的建筑设计好在哪里?

关注者
2,526
被浏览
614,227

86 个回答

谢谢@张亮 的邀请

以下是个人观点啊。。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

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

他所阐述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人风格与逻辑,

这个境界就是说,

如果你不进入他的逻辑,你无法理解他,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

而如果你进入他的逻辑,因其体系的完整和自成一体,那么,你无法批评他。

这怎么说好或坏呢?

实际上,目前他所占据的“一席之地”的位置,确无人能敌。

所以这也是昨天到今天,我和我的朋友们非常难受的一点,

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非所愿也,但如果一定要一个中国建筑师获奖,那好像也只有他了。

在建筑领域,有自我思想非常重要,安藤忠雄、库哈斯、哈迪德都有,所以他们获奖了。

但你如果拿他们的建筑作品一个个掰开来看,野蛮、自我(我想到安藤对住吉长屋的业主说,冷你就穿一件,热你就脱一件,以暗示不给装空调也不许装空调就来气。。)、粗糙、不适用、高造价,槽点满满。 到王澍建筑现场,你就会看到……所有这些……都有。

另外,需要想开点儿,普利兹克建筑奖,仍然是一个有地区平衡性、经济倾向性的奖项。

从去年他们确定要在中国颁奖以来,很多人就已经猜到2012年的获奖者多半是中国人,至少是亚洲人。

---------------------------------

对于他的建筑思考。。

请看这个视频 v.youku.com/v_show/id_X

他对唐宋绘画、音乐……荷尔德林,都极为推崇。

同时,王澍的建筑里大量运用了中国已有的建筑元素,砖、瓦,甚至专门去收集旧的砖瓦。

而他目前做的一些建筑,大多具有现代建筑的尺度规模,不是小玩意儿。


来源:douban.com/photos/album

有点遗憾,一个问题跨越了4年多之久,还没有一个让我特别满意的答案,只好自己强答一个,带有很多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说一个得意的小细节,12年宣布王澍获得普利兹克的时候,是先来的小道消息,后官宣的。小道消息来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认可,列举了一系列事实论证不可能是王澍拿奖。但我当时觉得没问题,如果中国有人获得普利兹克,那肯定是王澍,我当时非常笃定,后来事实也验证了我的判断。

为什么获得普利兹克的是王澍?


因为王澍用他自己的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中国文化,或者中国江南文化。

飞在空中的中国剑客



山林中的坡顶灰色房子和硕大的中国纹理符号


还记得那部电影卧虎藏龙么,刚出来的时候中国人不是很看好,但卧虎藏龙却拿了奥斯卡。其实卧虎藏龙拿奥斯卡的逻辑和王澍拿普利兹克的逻辑有共通之处,那就是用西方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诠释了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的武侠世界神秘又有趣,个人看来,这个世界的趣味性观赏性吸引力,并不比魔幻世界或者龙与地下城世界差。但TVB那种后面几个假布景前面站个黄日华的表演方式,或者后来《英雄》的大片色彩+抽象感强构图的表演方式(英雄其实是一部很棒的电影),并没有完全被西方人接受。而李安和卧虎藏龙做到了,如上图,这种两个人在竹林中飞来飞去的舞剑的画面感,击中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神秘武侠世界,获取了西方人的心。

王澍也一样,他创造了一套或许不太好用的语言系统,但很中国,很纯正,并且有很不错的作品落成(这里的不错不代表完成度,仅谈对他的语言的诠释程度),因此,他获奖了。








那么,普利兹克的标准是什么?

王澍获奖的正式通知来之前,那个小道消息纷飞的前夜,有人在ABBS上面说,王澍不可能获奖,然后拿出来他的钱江时代的户型图说,户型图做成这样,怎么可能拿普利兹克,当时无语。


纵观这些年,普利兹克能获奖,大约两类建筑师。

第一类,新建筑语言的创造者。特点是个性强,优点极其明显,很多也伴随极大缺陷,但往往瑕不掩瑜,对学科有极大推动。如库哈斯(理论独成体系),扎哈(造型语言极富特色),安腾(混凝土及东方禅意空间塑造),甚至板茂等等,他们创立了新的优秀的建筑设计语言,或形式语言,或理论语言,创造了语言并完成了极其出色的建筑。推动了学科发展,让很多人去学习和进步,王澍属于这一类(极富个人特色的表达方式,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和理解,新的建造逻辑),他们的规模都不大,设计富于先锋和实验性。可以说是特色在先,成熟在后。

第二类,将传统建筑设计语言表达的登峰造极并形成了个人特色和个人语言。他们的建筑无可挑剔,好用好看好口碑,适应各种场地,该出彩出彩该低调低调,商务运作成熟,客户体验舒适。如理查德迈耶,贝聿铭,诺曼福斯特等等,有大师的追求,也有商业设计机构的成熟,可以说是成熟在先,特色在后。



王澍好在哪儿?


去年终于得以去转了一次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之前听过公司一个建筑系实习生吐槽王澍的建筑难用,也听过狂热粉丝盛赞王澍。去年终于得以见到一次,这是我当时的感受。


王澍的语言是什么?(很多答主解答的很好,我就列举一些个人感觉强烈的)

剪影太湖石

立剖面角度诠释坡屋顶(注意采光窗,一方面解决采光,一方面屋顶飘起来了)

把园林步移景异的走廊方式抬高到在屋顶的青瓦中,独特的栏杆做法

建筑整体性的处理,树的处理,中国符号和开窗的结合实验

高低窗和框景的结合,同时遵循柯布大师对现代主义定义的一些特征

结构形式创新,屋面上人结合

绵延的山脉和绵延的建筑立面,还有高高低低的坡道,曾经很打动我的一张图

用中国的建筑语言实现大跨度结构形式?


对木建构的创新理解

小命题作文“王澍场景再造”

瓦语言再生


建构实验


或许是源于太湖石造型的建筑外立面轮廓灵感


四水归堂




其实中国不乏优秀的建筑设计大师,比如车公庄和南礼士路的那些体制内的大师,还有胡同里的农展馆的MOMA那些明星建筑师,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色,都是非常优秀的建筑师。但王澍很特别,他在努力挖掘中国文化的深层次含义,把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设计理论结合,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语言,数十年没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