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的激进与保守

爱情中的激进与保守

爱情是享受也是挣扎。苦恋中的男女生有时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明明彼此相爱,我唯一想要的是和你好好过下去,为什么却总是争吵不断、互相伤害呢?殊不知,感情和谐可能是表面的共同目标,双方在感情中的的实际个人需要却往往根据性格,暂时情况相异。很多时候,不是彼此不爱,而是时机和心态不兼容。同一段关系中,一方可能看见的、追求的是彼此在感情中的正能量亲昵和成长(追求相处的快乐);而另一方注重的则是感情中潜在的负能量对彼此的义务是否尽到(避免分开的痛苦)。两者未必相悖,却导致伴侣对关系中幸福与不幸福的定义不同,关注、敏感程度不同。


在这里我们引入动力心理学中的概念: 调节定向理论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Higgins, 1998)。凡是生物体,都有追求正面刺激、避免负面刺激的倾向。动物需要为了避免死亡的负面刺激而躲避天敌,或是为了达到繁衍子孙的正面刺激而追求异性。残酷的自然环境使动物习惯性地对负面刺激更敏感(天敌,饥饿,寒冷)。相对其他动物而言,人类就有更多的机会追求快乐和理想,也因为从小在不同社会环境的适应,可能形成以追求正向刺激为主 (promotion focus),或是‍以避免负面刺激、保证安全(履行责任)为主 (prevention focus) 的慢性倾向,即社会动力心理学中的调节定向理论 (regulatory focus theory) 。前者习惯在收获-非收获的思维框架内处理信息,后者习惯于在损失-非损失的框架内理解信息,以安全和责任为目标。


以申请大学为例,追求心态 (promotion) 的人可能冒着更多的风险,填报优秀但成功机会较小的学校;而预防心态 (prevention) 的人,警惕于被拒的风险,则更可能把注意力放在保底学校上。


因此,前者的追求心态 (promotion) 使人更容易注意到事情潜在的奖赏,而后者的预防心态 (prevention) 使人更容易注意到事物潜在的威胁


那这里有人要问了,这不就是常说的天生乐观主义者悲观主义者吗?


并非。


调节定向理论描述的两种心态,是在压力和价值导向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生长出的互补的生活姿态。


理论提出人生长的社会环境可以大致区分为,更多鼓励孩子让危险和责任感驱动自己,以及让收获和成就驱动自己。


举例来言,孩子在和监护人的互动过程中,孩子若以正面刺激的形式(拥抱,玩具,故事)体验愉悦,在不规范行为时则以失去正面刺激的形式(撤回上述)体验痛苦,监护人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用行动追求快乐。


反言之,孩子若以负面刺激的形式(用严厉的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行为不端正的时候的处罚)体验痛苦,以失去负面刺激的形式体验愉悦,监护人传达给孩子的信息则是用行动预防痛苦。现在中国应试教育的高压纲领下,学生长期没有安全感,由避免排名落后的压力感驱动着。以刺激竞争为目的的情况下,这本身不是坏事,但也可能导致培养出长期僵化了的并且相对被动的预防心态,失去对知识本身的热情。


需要强调的是理论中没有隐含的优劣赋值,正如两种定向在形形色色的工作中都不可或缺:安全监管员或空管员大部分时间需要对隐含的危险警惕 (prevention),而大多数艺术家则专注于灵感与创作 (promotion)。但研究的确隐隐指向生活中更多追求心态的比例的好处:身心压力可能较小,也因为腾出的空间有更轻松灵活的认知功能和更高的创造力。还需要注意的是,虽说个人可能有大致的定向,这样的表述还是可能带出人是定性的,无法变化成长的误解;同时个人在自己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工作和家庭中的倾向也可能有差别。


在恋爱中,不同的动力倾向又会导致不同的认知,情绪需要。追求心态 (promotion) 的人在关系中看重自己的成长和自由,以及对方是否提供空间和机会,而预防心态 (prevention) 的人看重安全感以及满足关系中的责任和标准。在因果关系层面,当用心理学实验方法短期启动关系中的个人的进步心态时(让参与者回忆,描写他们过去的个人期望和追求),关系中独立自主的价值 (autonomy) 会变得更加明显;反之,让参与者回忆,描写他们过去的责任和义务,伴侣互助关系 (interdependence) 的价值会对个人当下更加显著 (Hui, Molden, & Finkel, 2013)。前者注重关系的轻松愉悦,减少对责任和义务的强调,后者注重共生同步。

研究发现有强烈的预防心态的人在一段恋爱中对伴侣的拒绝、不体贴行为更加敏感,更可能用消极抵抗、缺乏表达性的敌意(比如大声争吵)的形式处理分歧(Ayduk, May, Downey, and Higgins, 2003) 。另一项关于伴侣间的原谅的研究发现,对伴侣有同样程度的信任的情况下,有追求心态的伴侣更容易真正原谅对方,对于有预防心态的伴侣,承诺和行动更加能够预测对对方的谅解(Molden & Finkel,2010)。总体来说,有预防心态的伴侣对对方是否尽到感情中的责任更加敏感,情绪倾向于在焦躁压力及放松之间变化,有追求心态的伴侣更容易以尽兴或不尽兴定义和对方在一起的感受


前面虽然提到这两种动力倾向没有内在的好坏,更多的试验结果还是指向,更多比例的追求心态可能导致更好的个人及关系结果。以Winterheld和 Simpson 的试验 (2011) 为例,第一项试验中,试验者用问卷测量了参与者的慢性调节定向,随后让每一对伴侣讨论他们近期的一次矛盾。紧接着每位参与者估测了伴侣及自己的支持 (supportive) 冷漠 (distancing) 的程度。(实验者同时检测了参与者报告的关系质量,以确保不是决定性因素) 实验发现,追求心态的伴侣认为对方在处理矛盾时显得更加扶持和灵活。

第二个实验中,实验者用前面提到的类似方法启动了参与者的追求或预防心态,然后请参与者回忆并描述和伴侣在近期的一次矛盾讨论,以及其中彼此的感受到的支持或冷淡。第二次试验复制了第一次试验的结果,并将关联关系提升到因果关系。这样的结果可能来源于追求心态的伴侣比预防心态缺少对负面信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sensitivity and reactivity),因此对对方更加大度,关系承受的压力也更少。


讲了这么多追求心态的好处,需要回头提一提预防心态的必要性。预防心态的伴侣往往敏感而有责任心,可以尽早注意到关系中的缺陷和对方的需要,在关系恶劣之前做到及时处理(虽然往往也是也是因为好的初衷overstep,也将自己拉入旋涡变身怨妇怨夫);反之追求心态过高可能导致过分自我为中心,在对方脆弱的时候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说到这里,需要强调没有固定的情侣最佳搭配模式,重要的是双方互相理解彼此的心态、生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互相的情感需要。双方可以互补可以一起high,全看能不能从对方的生活大局出发,体谅彼此而不是先入为主啦。


如果你在体验感情问题,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长期和近期上,你是偏向于哪一种心态呢?在从小长大的家庭及学校环境里,你体会到的更多是进取心还是责任感?进取的动力还是责任的压力?当下的学习或工作中,你又是大致什么心态?慢性的习惯性内因,或当下的外因,可能影响你的整体动力取向,一起作用于你在恋爱关系中的需要。在关系当中,对方和你的需求又是否兼容呢?这两种心境会根据需要在每个人人生中交替变化,没有好坏对错,你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了解认识自己的需要,必要时主动调整心态,以达到和伴侣更好的理解和交流。



关于我们:

PsyKick是由多伦多大学心理系学生组成的综合性泛心理学学术组织,也是多大最专业的心理学学术团队。创始成员全部为Psychology Specialist 或 Psychology Research Specialist, 并拥有各自的专精领域及科研经历。PsyKick致力于以访谈,期刊,课程,工坊等众多途径帮助大家理解并应用泛心理学学科下的发现与理念及与心理有关的技能.

更多科普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PsyKickTeam~

发布于 2018-05-21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