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少年时代》(Boyhood, 2014)?

本片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花了12年时间来完成这部作品。它仔细描画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及其父母亲各个方面的变化,可以…
关注者
2,046
被浏览
434,600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没有公路的公路片,Richard 或许讲掉了韩寒想讲的故事吧。


我想任何人观看《少年时代》之前,差不多首先都会注意到的是这“十二年间隔拍摄”的“壮举”。

由此引出的两类评价,“神作”或者“过誉”或许都基于此。


其实就纪录片而言,这种方式并非有什么特别之处,分阶段跟个十年八年的有,三四年的更是常有之,详见: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纪录片和电影?

但毕竟这是一个故事片。

电影到底是用项目章节式运作的,涉及诸如演员档期,投资信心之类太多的不定因素。

纪录片某种程度上,追求的就是某种不定因素,而电影则不是。

夸张点说,拍纪录片的时候,如果一个追踪对象死了,它意味着这片子有可能可以得大奖了;

但电影的演员可不能随随便便死去,不然恐怕就会像 Ed Wood 那样,留下个影史最烂电影,供我们膜拜。


一定要做类比的话,《少年时代》,可能更像是把特吕弗的“安托万五部曲”拼在了一部电影里。

不同的是,特吕弗用了20年时间,用同一个主演,来演绎同一个角色的五个人生段落。作为影迷的你在每一个段落时,当然都能回想起上一次的起始和停止,获得感动。

可毕竟是有段落式的间离感,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国的 GEEK 同学,会选择一两天,不间断看完魔戒三部曲,星球大战六部曲,或者哈利波特的缘故。

而《少年时代》里,一个真实的少年,与他周遭的所有角色及扮演者,同步成长了十二年,导演在其中割开若干切糕, 拼凑成了一个,

我想,公平点说,以处理及呈现方式叫“神作”,影片内容本身叫“过誉”,中和一下,还是可以叫做杰作吧。

在那里,角色和演员的界限被真实时间消弭了,不同于化妆特效,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看下图,






你不自觉就容易处在某种假象中,整个环境的自然变化,从翻盖到 IPHONE,从小布什到奥巴马,从 GTO 到 SUV,从洗印到尼康 D40,从哈利波特到暮光之城,当然这都只是技法,什么电影都能做到,

但角色(演员)的自然成长,却是真真切切能混淆故事和真实,以至于我常常错觉这是一个男主角的真实人生。

在这个没有过多公路的电影中,你仿佛能看到了男主从小到大的“平凡之路”。

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时间即绵延。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本体时间,绵延就是作为意识状态的陆续出现。简单说,恐怕正是这种不可重复的、相互渗透的“陆续”,使得生命充满了创造力本身,它即是活生生的生命本身。

好的电影,当然可以传达一种生命力,但很少能幻化成生命本身,因为你最多能演活一个“程蝶衣”,你也可以变成程蝶衣,但你永远没法让观众相信你就是程蝶衣。

可是对于《少年时代》,你在真实与故事的渐近线上,你在十二年的每一个暑假里,扮演着是时的自己。彼时的柯尔特兰就成了这个梅森。没有演技,在这里成了最好的演技。


不过针对另外一种觉得“影片平庸”的观点,

我倒是觉得不必“撇去这十二年的拍摄难度”,才能说“这部影片不过是流水账。”

这属于每个观众的观感,也是自我世界观和经验的彰显,接触一个故事,面对一个人物时,偏好的微妙力量显现,或喜爱,或厌恶,皆出于人的自察:人追忆自身的内心倾向,再将这种体验外化。这样的差别不是文学作品的差别,也不是读者处境的不同,而是由读者本质的内心力量造就——其根源仅在于,他们是不同的人。这才是1000个哈姆雷特的真正原因。我们从来就是被自己所打动,用自己的生命来穿越“创造”了作品。

如何看待《The Hollywood Reporter》对《后会无期》的评论?

所以我理解不少人觉得“过誉”的说法,

但对我来说,因为经历过接触过许多影片中的环节,这种看似琐碎的时间的拼凑,所有的细节足以让人觉得有些精妙。

或许对于不在西方生活的人来说,它完整体现了西方的一部分典型生活状态。

对于美国中部人来说,那这就是发生在身边,或者过去的事。

然后以此为基础,不同的观众,不同的性格,可以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就我而言,觉得其反映个体与时代精神的内核与《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或者《一一》是一致的。尽管它很西方化,缺少台湾新浪潮的东方式留白。


同时,在这个关于时间的故事里,我反而读出了“韩寒们”一直褒赞《后会无期》的一件事:“人生的无常,过客稍纵即逝”。

《少年时代》看似有着很稳固的人群结构,男主角,生父、母亲、姐姐、发小,可是他不经意间穿过了两个饮酒暴力的继父,两个情愫初生的女友等等过客,就这么轻易地消失了,有些甚至都没有多加交待,一个转场的工夫就散了去,没有多着笔墨,却真真让人留有余感。

尤其是那第二个家庭,一切开始的那么美妙,然后的暴力到分崩,竟突然就这么消失地无影无踪,我甚至总幻想着在后面的某一个段落,他们至少会与继父家的姐姐哥哥产生某种联系,但是并没有。就这么散去了。

加上如同整形刀的时间,在妈妈脸上刻下那么多皱纹,把小小萝莉变成个被父亲教导要用 condom 的少女,

这种无形的压迫感不仅裁缝了琐碎,也把溜来溜去的变化缝补成一条溪流。

即使你未必那么有代入感,也完全能顺流而下,少有造作,不觉突兀。

(即使是那一段:因为母亲而改变人生轨迹的管道工,作为餐厅经理重新出现在家人面前;那么容易变成做作的段落,导演处理家人的状态却没有一贯电影里的那种大惊小怪,反而冷漠的具有了合理性)


总结来说,“时间”在结尾里的那段对话里,也显得真真切切,

The moment seizes us,时间把握着我们,而不是 RobinWilliams 在《死亡诗社》里的那句“Carpe Diem”(Seize the time)

这不是主客体的简单对换,而是一个韩寒或许想明白,却没能说的太好的道理。

不如细细体会一下。

艺术 作品为什么重要?因为它极为浅显地呈现了值得思索,用几十页论文都解释不清的哲学命题。



导演Richard Linklater,他的姓本身就意味十足,link later, 仿佛他注定是要讲述一些时间的故事。

不论是处女作《都市浪人》《半梦半醒的人生》甚至是那个有点伪纪录片式的《快餐帝国》,包括代表作“爱在三部曲”,这种全程对话聊天的影片,竟然最终通过三部曲的方式,穿过了日出,日落及夕阳,这种时间流逝感升华了原来的精神意义上的清谈,我觉得这是格外讨巧和牛逼的地方。

许多独立电影人,好像多多少少都有话痨的倾向,比如多兰,恐怕正是因为有太多想说的,所以觉得只有独立影片能承载自己那么多的表达。

而 Richard 的话痨基因,可能和 Woody Allen 还不太一样,他没有那么神经质,

也一贯没有太过传统的三幕结构,或者间歇性暴烈的戏剧冲突。他的角色,永远是没完没了的说着永远停不下来的话。

顺便说一句,

爱在三部曲的男主, 伊桑·霍克 (Ethan Hawke)是《少年时代》的爸爸,是《死亡诗社》的学生,是乌玛瑟曼的前夫。



另外不管怎么说,这恐怕是我除了《百万美元宝贝》和《狩猎》之后,毫不犹豫打上五星并推荐的影片。